欢迎访问同信能源企业网站! 国网|南网|住建局|能源局

首页>公司资讯>行业新闻
大咖声音 | 阳光电源曹仁贤: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增22.7%,不讳言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21-07-22 09:12:26

“对于光伏行业来说,2021年是意义深远的一年,既是全面平价的启航年,同时也是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起始年。”7月21日在京举行的“2021年光伏产业链供应论坛”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表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增长22.7%,在政策的拉动下,国内市场尤其是分布式市场,有望在下半年迎来装机高潮。

 

图片

 

曹仁贤指出,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基础和产业配套优势快速发展,逐步取得了国际竞争优势并不断巩固,目前已经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他表示,中国光伏产能已供应全球,中国大陆生产的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在全球的占比分别为76%、96.2%、82.5%和76.1%。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各环节产量排名世界前十名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分别占有7、10、9、8个席位,形成了一批世界级的龙头企业,在全球光伏市场中具有全面的领先优势。

 

据曹仁贤介绍,2020年,我国万吨级多晶硅生产线设备的投资成本已经下降至1.02亿元/千吨,拉棒和铸锭环节设备投资额分别为5.8万元/吨和2.1万元/吨,PERC电池产线的投资成本已经降至22.5万元/MW,组件生产线设备投资成本平均达到6.3万元/MW。2020年,国产设备已经成为企业扩产的主流选择,我国部分光伏生产设备在技术水平、产能水平、稳定性、配套服务等方面已经正在开始超越进口设备。

 

图片

 

在光伏关键原材料及辅料方面,曹仁贤指出,光伏浆料、背板、封装胶膜、光伏玻璃等原辅材料已经基本实现国产化供应,并批量出口至海外,其中不少产品在技术、质量、成本和服务等方面逐渐显现出领先优势,与此同时,一批国内企业也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光伏原材料及辅料领域内的佼佼者。

 

在曹仁贤看来,包括生产设备、辅材辅料在内的完正的全产业链配套基础,是中国光伏产业独有的竞争优势,是中国光伏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制造成本不断下降的重要保障。他强调,“正是中国光伏全产业链的全面技术进步,造就了中国光伏产业迄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今年上半年,尽管有众多不利因素影响,我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仍保持增长态势,”曹仁贤介绍,上半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同比上升16.1%、40%、56.6%、50.5%;出口方面,1-5月光伏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35.6%,组件出口量同比增长35.1%。他表示,在市场方面,上半年国内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比增长22.7%,在政策的拉动下,国内市场尤其是分布式市场,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迎来装机高潮,下半年的国内市场同样令人期待。

 

尽管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曹仁贤同时强调,“我们不能讳言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他指出,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光伏玻璃、多晶硅原料相继因阶段性短缺出现供应链价格快速上涨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海外的光伏市场需求。

 

曹仁贤认为,如何真正实现行业理性可持续发展,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管理,避免周期性盲目扩产引起的行业周期性振荡,避免恶性竞争导致的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是摆在每一个光伏从业者面前不可回避的、亟需解答的课题。

 

来源:能源发展网

首页
电话
留言
地图